相信幼儿 “育”见成长——嘉定区召开“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工作”(保育专场)交流研讨会
2024-11-04 13:51:24
2024年10月31日,“相信幼儿 ‘育’见成长——嘉定区‘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工作’(保育专场)交流研讨会 ”在嘉定区红石路幼儿园(以下简称“红幼”)召开。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芳,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何慧华,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科副教授马腹婵,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张丽峰等出席活动。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菊园新区管委会教委、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等部门负责人,嘉定实验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以及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后勤副园长(后勤负责人)、保健导师团导师等120余人参加活动。
许晓芳充分肯定了红幼户外活动中的保教融合实践。她强调,“保育”与“教育”相辅相成,是幼儿园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共同构筑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在高质量建设背景下,她认为要整体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需在三个层面持续发力:一是完善科学管理制度,确保每一项保育措施都能够精准落地,实现制度赋能、管理赋能,切实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开展业务竞赛等形式,为其专业成长提供支撑和保障,不断提高保育队伍整体水平;三是深化保教融合实践,积极探索保教融合的新方法、新途径,以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改革为契机,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推动保教工作迈上新台阶。
马腹婵作专业点评。她用三个关键词评价本次活动:一是“用心”,保育师的“退后”并不代表不作为,而是要做更多——要更加用心观察和解读幼儿的真实需求并提供适切的支持,要逐步转变保育理念并合理回应幼儿的生活需要;二是“循理”,即遵循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的本质特点,以更为科学、全面的方式支持幼儿的发展,实现科学保育、高质量保育;三是“赋能”,区域、集团、幼儿园等不同层面通过赋能放权,层层助力,为保育工作者创造更多便利,提升保育工作质量。针对后续探索与研究,她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基于家庭的养育观念为家长赋能,将高质量保育措施与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有机结合,以确保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二是针对幼儿园的保健指导工作,不仅要求规范操作,更要致力于全面提升保育师的专业能力。
与会人员带着“一看户外生活环境创设”“二看幼儿自主生活”“三看保教人员的观察与互动”的观察提示,走进红幼户外活动现场,看到园所合理利用空间和材料资源,为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自主生活提供了有利保障。教师与保育师“三位一体”观察指导,关注幼儿自主生活、动作发展、健康安全等方面,并基于幼儿个体差异开展回应性照护。此外,与会人员还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通过沉浸式观察与倾听积极参与讨论,实时分享自己的观点。
红幼保教团队围绕“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自主生活”开展保研活动,改变传统以理论或操作为主的模式,引导保教人员观察幼儿、解读幼儿、反思行为、改进策略,解决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副园长孙云兰以《在实践中破局》为题,介绍了幼儿园围绕“观察、倾听、互动、反思”四项增能,聚焦“户外两小时保育护理”的实践与创新经验。保育师严红与保健教师金佳雯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分享了具有启发性的保教故事,展现了保育人员持续反思与改进的过程。学前教育行政、后勤导师、学前教育集团代表、后勤副园长代表以及基层教师、保健教师、保育师代表等开展了微论坛《高质量保育,赋能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围绕“实验区改革背景下的高质量保育”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探讨保教融合的重要性,在互动碰撞中梳理有效做法。
本次活动是嘉定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也是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工作的新契机。嘉定学前教育工作者将不断总结梳理保育经验,重视保教团队多位一体的有效协作,力求深化保育工作的内涵与质量,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更加优质、适宜的环境。
嘉定区通讯员:宋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