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规与资讯  » 信息传递  »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完善0-6岁托幼服务体系的有关情况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完善0-6岁托幼服务体系的有关情况 

2019-09-22 17:02:46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完善0-6岁托幼服务体系的有关情况

 

市政府新闻办9月20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陈群介绍了上海完善0-6岁托幼服务体系的有关情况。市教委主任陆靖、市卫生健康委巡视员吴乾渝、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瑾、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俞林伟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1.png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7项民生保障中,“幼有所育”排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托幼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难以满足需求问题”;去年11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特别强调“小”的问题,给上海出了一道“必答题”。做好0-6岁托幼工作,事关市民群众的切身需求,事关人的终身发展,事关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做好0-6岁托幼工作作为破解“老、小、旧、远”民生痛点的重中之重,着眼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和早期教育服务需求、着眼更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安全优质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持续提升新时代上海托幼服务工作水平。昨天下午,李强书记、应勇市长专门召开全市托幼工作现场会,部署如何来进一步推进上海托幼工作。

  一、构建“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儿童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应该得到家庭和社会最温柔的呵护。一直以来,上海推进托育服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两个坚持”,即:坚持以家庭养育为主的基本定位,依托街道社区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帮助提升养育质量;坚持政府鼓励引导、社会多方参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保育为主、教养融合的托育服务机构,为确有需求的幼儿家庭提供服务。

近年来我们着力从四个方面来推进工作:

一是以家庭为主强化科学育儿指导。构建了面向所有家庭的3岁以下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成立市区两级早教指导中心,全市近900个早教指导点已经覆盖所有街镇,3岁以下常住人口婴幼儿家庭接受一年6次以上有质量的免费科学育儿指导,占比已达98.2%。

二是率先构建托育机构管理制度。去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托育服务“1+2”文件(《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建立托育机构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鼓励多方参与提供托育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公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集体办托儿所增加托班供给,将普惠性托育点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今年已完成56个托育点布点),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截至8月底,全市有391家幼儿园举办托班,加上35个托儿所和11个区办早教中心,提供托额约1.4万个;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143家,提供托额约1.1万个,另有200多所机构正在申办中。

四是加强托幼队伍建设。去年出台《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与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增加专业招生计划、强化政策资源配置等措施,加大了对托育从业人员和幼儿园师资的培养力度;同时,依托职业院校和开放大学,强化对育婴员、保育员、幼儿保健员、营养师等需要持证上岗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培训。各区也都成立了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在编制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落实了286名编制,构建起了全市托幼服务的工作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托育服务“多方参与”格局和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下一步将着眼体系的有效运转,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抓好托育工作:

一是进一步改进、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鼓励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家庭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齐心协力拓展普惠性托育资源,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每一个街镇都至少开办1个普惠性托育点;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托班提供普惠性托额;公办幼儿园如能腾出一定学位资源,将确保首先用于开办托班。

三是精准发力规范托育服务市场,按照我市托育服务“1+2”文件要求,规范整治托育服务市场,着眼满足市民现实“刚需”,帮助指导现有的大多数托育机构做好规范整改,关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具备提供托育服务基本条件的少数机构。

四是形成合力落实托育服务机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落实“1+2”文件明确的优惠政策,激发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形成财政综合奖补方案和方式,给托育点和托育机构相应政策优惠,促进托育服务普惠发展。

  二、完善“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3至6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3至6岁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兜底保障的教育领域。多年来,上海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公共服务范畴,2006年至今已完成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上个月也已发布实施。过程中,上海始终坚持“两手抓”策略,发展学前教育:

  一方面,抓资源供给,解决“入园有机会”问题。十八大以来,上海根据人口分布变化趋势持续优化资源布局与供给,严格落实住宅商品房小区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全市幼儿园增加226所,平均每年增加38所,幼儿园总数已达1627所,有效应对了人口生育高峰对学前教育资源提出的挑战,建立了以公办为主导的学前教育资源保障机制,超过60%的幼儿园为公办幼儿园,超过70%的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国家2020年目标是原则上达到50%)。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97%(国家2020年目标是达到85%),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幼儿已达85%(国家2020年目标是达到80%)。

  另一方面,抓内涵提升,解决“保教有质量”问题。全市幼儿园普遍形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游戏、学习、生活、运动“四位一体”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一级及以上的优质幼儿园占41%,公办幼儿园已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持续提升,上海学前教育成果在连续两次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均获多个一等奖和二等奖。坚持数量扩充和质量提升并重,抓好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十八大以来,全市幼儿园教职工数增加了2.1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增加1万人(10096人);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素养,新入职教师除需要教师资格证外,还需要进行1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目前上海所有幼儿园保教人员均100%持证上岗、100%在职培训,已有8位学前教育教师成为正高级教师,占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正高级教师的6.9%。

总体上看,上海3至6岁学前教育已经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入园贵”问题也得到有效控制,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下一步,本市将以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使学前教育在全面保障“资源供给”的基础上聚焦推进“内涵提升”。

一是持续扩大学前教育园舍资源,严格落实新建住宅与园舍资源配置“五个同步”机制,确保按常住人口每万人配建1所15个班左右的幼儿园,2019-2021年新建和改扩建90所幼儿园,以解决城郊结合和人口集中导入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紧张问题,保障资源供给。

二是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公平,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市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9%,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70%,普惠性学前三年教育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

三是着力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未来三年,要使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占比达到10%,公办一级幼儿园占比达到50%,下大力气提升保教质量,尊重学前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防止保教工作“学科化”“小学化”倾向,聚焦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等学习品质,为孩子们终身发展服务。

四是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未来三年将进一步扩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每年招收3000人以上;将幼儿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80%;使每所公办幼儿园都有1名高级教师,中级和高级教师比例达到28%,培养一批卓越的教师、名师和名园长,为学前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

                 2019.9.20


 

头条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