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规与资讯  » 协会活动  » 面向未来 创新实践|“2019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今天开幕

面向未来 创新实践|“2019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今天开幕 

2019-11-01 21:40:47

面向未来 创新实践|“2019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今天开幕

 

  2019年10月31日,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前教育分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承办,上海市托幼协会协办的“2019上海学前教育年会”在上海开放学拉开帷幕。

1.jpg

 1572614664944072466.jpg       1572614825608088748.jpg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上海市托幼协会会长瞿钧,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仲立新,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琼,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顾问何幼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黄瑾,上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托幼协会秘书长胡育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4.jpg

 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负责人颜慧芬主持开幕式

5.jpg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黄瑾致辞

6.jpg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托幼协会秘书长胡育致辞

7.jpg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仲立新致辞并宣布年会开幕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上海市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总结与颁奖仪式。2018年底,由上海市教委托幼工作处牵头,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研室学前教育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前教育分社、上海市幼儿游戏教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上海市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征集工作。由各区和中国福利会上报的181篇游戏活动案例经过先后两轮专家评议,遴选出79篇优秀游戏案例报送教育部参加全国的“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征集活动”。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选,上海共有37篇案例入选“全国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名单,入选率占全国入选案例的28.46%。

  为及时总结和推广本市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开展幼儿园课程实践和研究,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上海市教育学会对参与此次“上海市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征集的作品作者分别授予特等奖(37项)、一等奖(42项)、二等奖(102项)。

8.jpg


9.jpg

10.jpg

现场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

 

附:“上海市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获奖名单


11.jpg12.jpg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在讲话中指出,学前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孩子在人生的开端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幼有善育”。上海学前教育要坚持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六个坚持:

  首先,坚持科学育儿,从让幼儿健康成长的视角来看待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和管理;

  第二,坚持全面发展,在推动幼儿园五大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进行新的思考,挖掘新的视角;

  第三,坚持差异发展,尊重、接纳、包容孩子的差异,认真关注与呵护孩子,使教师心中有孩子,孩子心中有未来;

  第四,坚持过程性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活动的组织过程和幼儿园的管理过程;

  第五,坚持机制创新,包括评估机制创新、招生机制创新和幼小衔接机制创新;

  第六,坚持强师之路,转变和更新教师的观念,注重提升教育质量,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意志品质、生活习惯和兴趣。

  在“成果分享”环节,首先以一则数字故事《守望孩子的金色童年——上海在行动》,分享上海在游戏活动开展方面的实践经验。



 


 13.jpg


 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琼作了《游戏,影响幼儿生命的质量》的主题报告。她从我们的认识、行动、经验和反思四个方面对本次游戏活动案例的征集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次案例征集是教育部对全国各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本市30年课改成效的一个具体反映;更是上海幼教工作者教育水平的一次专业“大考”。

 黄琼还分享了她对本次案例征集活动的三个反思:第一,教师要建立“大游戏观”,重视“教师发起的游戏活动”;第二,教师需树立“全育人观”,强化对幼儿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和观察;第三,教师要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有质量的问题,给予幼儿语言类的支持,使其在游戏中获得更多高质量学习。

14.jpg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对本次游戏活动案例征集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华爱华教授从观念、幼儿行为、教师表现三个维度对优秀游戏案例的特征进行分析。她指出,一个优秀的游戏活动案例的产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反映。

 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课程观,尊重儿童的选择权和游戏意愿,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选择游戏,与环境、材料充分互动,不断创新玩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助探究,并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好奇、专注、探究、合作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便于其自主选择和创新的游戏环境,认真观察,适时回应,在游戏后帮助幼儿回顾、梳理已有经验,并对幼儿行为进行精准分析,对游戏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思路。

15.jpg

 上海市教育学会幼教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特教部主任徐则民以部分上海市幼儿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为例进行解析。有教师关注的幼儿游戏能够保障过程的安全,确保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提供有利于开展游戏的丰富的材料,所以教师要尽其所能接纳幼儿的游戏过程,这样才有可能读懂幼儿的需求与发展状况,支持幼儿的游戏过程及后续发展。

 她还指出,上海学前教育这些年来以游戏为切入口,推动教师在无数“哇”时刻中开展实践反思,以此进一步“撬动”教师的儿童观、课程观,逐渐改变师幼关系。走近-发现-理解-欣赏-有效支持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感悟“职业荣耀”的过程,更是实现“幼有所育”的基础,教师们应该认识幼儿、相信幼儿、尊重幼儿、读懂并支持幼儿。


来源:上海托幼,2019.10.31




 

头条

推荐

热点